巨型海蜘蛛(海底小纵队与巨型海蜘蛛)

广袤无垠的海洋中,每时每刻都有新鲜事发生。睁大眼睛,寒冷、黑暗的极地海洋深处,巨大的海蜘蛛正缓缓爬行;侧耳倾听,漆黑的夜色中,无数海洋生物发出神秘的“嗡嗡”声。欢迎收听与你分享海洋“新、奇、趣”的新奇电台 !

海洋探秘|新奇电台:巨型海蜘蛛;神奇的“嗡嗡”声

巨型海蜘蛛

极地海洋环境非常恶劣,只有少数生物能在寒冷的海水中生存,其中就包括海蜘蛛。如果你害怕蜘蛛,那么生活在南极罗斯海的海蜘蛛可能会成为你的噩梦:由于极地寒冷、富氧的特殊环境,海蜘蛛患上了“巨人症”,变得比它们生活在温暖海域的同类要大得多。海蜘蛛是一种节肢动物,分布在世界多个海域。在北美洲和欧洲附近的温带海域,海蜘蛛体长的平均值为0.2 ~ 0.3 厘米(几乎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楚),但生活在罗斯海的海蜘蛛,直径却达 30 ~ 35 厘米!

科学家认为,这些巨型海蜘蛛之所以体形巨大,是得了“极地巨大症”。这种症状并非仅作用于海蜘蛛,还出现在桡足类动物、棘皮动物和一部分软体动物身上。极地海域的海水含氧量非常高,而寒冷的天气减缓了动物的新陈代谢,二者共同作用,使得海蜘蛛长得无比巨大。

海洋探秘|新奇电台:巨型海蜘蛛;神奇的“嗡嗡”声

海洋探秘|新奇电台:巨型海蜘蛛;神奇的“嗡嗡”声

神秘的“嗡嗡”声

我们常用“静谧无声”形容黑暗的海底世界。事实上,海底虽然黑,却不是完全静默的。每到夜晚,海洋的中层带(海平面下 200 ~ 1000 米深处) 就会出现一种神秘的“嗡嗡”声。这种声音是谁发出的呢?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一个研究小组在研究了大量水下音频记录后,发现神秘“嗡嗡”声的制造者可能是大批生活在中层带的鱼、虾和鱿鱼等海洋动物。

水下音频记录显示,神秘“嗡嗡”声通常出现在黄昏和黎明时分,每天持续一到两个小时不定。这个时间段正是中层带动物集体“用餐”的时刻。

日落后,很多鱼类、虾和鱿鱼会在黑暗的掩护下游到海面捕食浮游生物,再在太阳升起时返回黑暗中躲避大型猎食者。研究人员相信,神秘“嗡嗡”声是那些小动物在水中移动时产生的,有可能仅仅是它们在释放气体,以控制身体的上浮和下潜。

海洋探秘|新奇电台:巨型海蜘蛛;神奇的“嗡嗡”声

好了,亲爱的海米们,今天的新奇电台就到这里了,让我们下期见吧!

往期也精彩

[转载声明]

本文出自青岛出版社2016年第6期《海洋探秘》,欢迎转载,若需修改原文,请后台联系“探秘君”修改权限。

(今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想见你 » 巨型海蜘蛛(海底小纵队与巨型海蜘蛛)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